2019年8月1日,由景思集团董事长邓怀业先生带队,指导我司项目团队对武陵山(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园进行深入考察,并就后期相关规划问题做了实操性探讨。
武陵山(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园(简称湘西民族文化园),地处湘、鄂、渝、黔边界, 属于云贵高原与武陵山脉相交所形成的武陵大峡谷中段,位于湘西经开区武陵山大道西侧,是湖南湘西经济开发区核心地带。湘西经开区以文化园为平台,依托神秘湘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打造集文化博览、生态休闲、旅游购物于一体的人文生态公园。该项目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州庆的重点项目,也是湘西州乃至武陵山片区显著性的文化地标,更是未来展现湘西神韵、传递湘西文化的重要窗口。
湘西民族文化园总占地面积39500平方米,主要建设有博物馆、非遗馆、艺术中心、文化广场、景观桥、音乐喷泉、湾溪河景观走廊、工人文化宫等项目,形成了湘西州政府新城绿色人文生态景观带。
湘西州博物馆(非遗馆)
园区入口处的右侧即为湘西州博物馆(非遗馆),是文化园核心,建筑面积仅次于湖南省博物馆,其建筑设计风格结合了湘西特有的山、石风格,展陈特色可以概括为地方特色、民族风韵、轴心辐射、多元展陈。
湘西民族文化艺术中心
湘西民族文化艺术中心的建设完成代表着湘西人民与世界接轨的开始,其建筑设计理念来源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妇女特有的民俗头饰。
一柱三广场
民族团结柱
景观柱立于广场入口,形式对称简洁,大气新颖,体现了湘西人民的热情好客。造型整体色彩华丽雅致,材质以石材和彩瓷相结合,手法细腻,强调土、苗民族的多姿多彩与灿烂辉煌。
鼓舞广场
“天下鼓乡、鼓舞世界”,湘西苗族鼓舞蕴涵了苗族人民的虔诚信仰、勇于创造及顽强拼搏。它是以鼓乐指挥生产,以鼓乐传播文化,以鼓乐娱乐身心,把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种类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且特色鲜明,并于2006年被列入了中国第一批文明用语非物质文化遗产。
摆手舞广场
土家摆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传统舞蹈,反映了土家人民的生产生活,如狩猎舞表现狩猎活动和摹拟禽兽活动姿态,是土家族人民千百年来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也是土家人民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社会生产发展的缩影和艺术性的表现。
红色湘西广场
穿过龙凤桥到达的是“红色湘西广场”,“动”态的表现形式与美丽湘西广场的“静”形成俨然对比。
四大景观桥
福桥
寿桥
与鼓舞广场相连的是两侧的廊桥(福桥、寿桥),和中间的步行桥(康桥),廊桥的雕刻体现了湘西当地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既保留了苗族文化讲究象形、对称的传统审美观,又融入汉族的文化元素,与周边的建筑艺术相生相伴、融为一体。
龙桥
凤桥
土家摆手舞广场西侧则是布局了两座具有湘西民族特色的风雨桥。根据明清时代的建设特点进行设计,采用全实木料筑成,桥面铺板,两旁设栏杆、长凳,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走道,过往人们能躲避风雨,故名曰风雨桥,檐角翘起、绘凤雕龙,故又命名为龙桥、凤桥。
灯光音乐水秀喷泉
中轴线西南方打造了“灯光音乐水秀喷泉”,池内设置的1座苗族银项环雕塑和2根高16米土家族镂空透光图腾柱,颇具民族色彩。
周末及节假日晚进行的灯光音乐喷泉表演,让水韵与旋律、灯光同步契合,体现声、光、色、形之美美,为湘西增添一份美轮美奂的夜间文化休闲景观,是湘西经济开发区一项颇为浪漫、华美而又充满民族元素的视听盛宴。
湾溪河景观走廊
景观走廊绿道全长3.5公里,横穿龙凤、双河、木林坪、牯牛坪、湾溪等五个社区,惠及居民3万余人。该走廊不仅拥有自行车道,还有漫步径。漫步径贯穿民族文化园、水上游乐场、音乐灯光水秀、及休闲设施等,名副其实构建起城市人的“慢”生活。
此次湘西考察之行,不仅增进了景思团队的凝聚力与执行力,也为武陵山(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园项目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传统文化之树常青的关键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面向未来,景思集团将着眼于增强武陵山(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园的生命力,把握好湘西传统民族文化未来的发展前景和方向,把握好全球文化格局多元化的重要契机,在项目规划、推广运营中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多渠道推动湘西文化园旅游品牌的树立,及湘西传统民族文化的“走出去”。